很多設備對基礎接觸面的密實度及水平等精度要求非常高,土建施工中很難以一次保障。所以往往將設備安裝定位及校準后方將設備與基礎的結合部位進行二次灌漿。在進行二次灌漿時對灌漿料廠家的也是有要求的,下面我們就跟隨灌漿料生產廠家小編一起來看看二次灌漿料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1、灌漿料水灰比
灌漿料抗壓強度與灌漿料用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強度等級水泥比低強度等級水泥配制出的灌漿料抗壓強度高許多。另外,水灰比也與灌漿料強度成正比,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灌漿料和易性,增大灌漿料的收縮和變形。
2、控制輸送時間
在運輸問題上應盡量縮短外部運輸時間,控制好運輸距離。在灌漿料到達工地后應立即把料卸下并進行澆筑,避免停留時間過長引起較大的坍落度損失。內部輸送采用泵送時,輸送管道應覆蓋濕布。
3、控制凝結時間
凝結時間太快會影響正常施工,要控制二次灌漿料的凝結時間,特別是在澆筑較大的底板時,如凝結時間控制不好,有可能出現冷縫。對于高溫季節里長距離運輸混凝土灌漿料的情況,可以考慮攪拌車的延遲攪拌,使得混凝土灌漿料在到達工地時仍處于攪拌狀態。
4、控制灌漿料溫度
集料和拌合水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可灑水使集料降溫。拌合水采用井水,如用儲水槽,應避免陽光直曬。向骨料堆中灑水,降低混凝土灌漿料骨料的溫度,應避免灌漿料拌合物的溫度過30℃,必要時可加冰塊降低。
5、灌漿不能間斷
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6、注意密實度
二次灌漿時,應從一側或相鄰的兩側多點進行灌漿,直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灌漿過程中的排氣,增加灌漿料密度
7、防止裂縫產生
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應在灌漿后3-6小時沿設備邊緣向外切45度斜角以防止自由端產生裂縫 , 如無法進行切邊處理,應在灌漿后3-6小時后用抹刀將灌漿層表面壓光。
8、后期養護
后期應按施工規范的規定予以養護、氣溫高低對灌漿料強度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F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法。
以上就是關于二次灌漿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操作者在灌漿時一定要按照操作要求進行,如果違背了注意事項,很有可能會影響工程的質量,降低使用效果。